湖北眾聯黃金投資有限公司 2017-2027
鄂公網安備 42018502003162號
2017年5月7日,法國舉行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,中間派獨立候選人、“前進”運動領導人埃馬紐埃爾·馬克龍擊敗極右翼政黨“國民陣線”候選人馬麗娜·勒龐,當選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八任總統。
馬克龍現年39歲,1977年生于法國亞眠,曾就讀于巴黎政治學院、法國國家行政學院等名校。2001年,政治立場左傾的馬克龍加入社會黨。2004年供職于法國財政督察總局。2008年辭去公職后轉投羅斯柴爾德·希爾銀行。2012年奧朗德當選總統后,受到奧朗德賞識的馬克龍棄商從政,出任總統府副秘書長。2014年8月,奧朗德任命馬克龍出任法國經濟部長,時年36歲。馬克龍在任內主導經濟改革,克服阻力強推《促進經濟增長、活動及機會平等法案》。
2016年4月,在政治上躊躇滿志的馬克龍創建“前進”運動,提出“跨越左右之分”的政治主張。同年8月,他辭職為參選總統做準備,隨后于11月正式宣布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加大選。2017年4月23日,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結束,馬克龍和勒龐分別以24%和21.8%的得票率領先其它參選人,進入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的終極對決。
馬克龍是典型的精英派,他身上有許多靚麗的標簽,如名校生、銀行高管、最年輕的經濟部長。這些標簽給公眾塑造出年輕有為、勵精圖治的形象,受到法國西部以及大都市民眾、白領階層和在全球化中受益的民眾廣泛支持
本次法國大選是法國民眾對全球化特別是歐洲一體化的態度體現,最終結果對歐元區、歐盟乃至全球經濟的未來走向都會產生深刻影響。大選前,大部分民眾擔憂的極右翼參選人勒龐勝選導致的法國脫歐、歐盟分裂、民粹主義、反對移民、貿易保護等一系列極右翼做法暫時消停。
馬克龍積極倡導新的經濟增長模式,主張經濟自由、貿易開放、為企業減輕負擔,同時也強調財政開支對投資和消費的拉動作用。具體包括如下幾方面。
第一個是增加就業。主張改革用工制度,給企業松綁,具體措施包括增強企業用工彈性、賦予雇主隨時解聘的權利并降低企業繳納的高額社會分攤金。
第二個是減稅。通過減少企業稅來刺激再生產,激勵企業研發創新,承諾逐步將企業稅從現有的33%下調至25%。在個稅方面,馬克龍主張改革巨富稅(稅率平均75%),減免中產階級(約80%法國家庭)的居住稅。
第三個是支持自由貿易。他贊成歐盟委員會此前簽署的一系列協定,但同時也認為歐盟同其他經濟體簽訂新的貿易協議時,其他經濟體要嚴守歐盟在安全、社會保障和環境方面的標準。
第四個提倡發展新興產業。馬克龍比較重視信息化、數字化、現代化的生態產業發展,明確提出投資100億歐元設立創新型產業基金,并將清潔能源、生態保護和有機農業列為重點建設的項目。
第五個是提出對議會簡政革新。計劃減少1/3參議員數量并為其另外安排職位;縮短議會立法流程和時長,設立評估機制規范政府行為;限制倡議增加女性、青年和非法裔法國籍公民在議會中的席位。
在歐盟議題上,馬克龍是堅定的“留歐派”。馬克龍贊成法國在歐盟框架下繼續同各國展開合作,并留在歐元區。同時,他也提出法國應在國防、移民、貨幣等領域同歐洲各國繼續緊密合作,以提高法國在歐元區和歐盟的影響力。
當下,西方反全球化的浪潮在中低收入和藍領階層,有著廣泛的民意基礎,并不會因為馬克龍當選而消停。它還會不斷地引導著保護主義,貿易戰,嚴格限制移民等反全球化行為。
馬克龍當選施政對法國乃至歐盟固有其積極的一面,但不確定性的事項仍多,政策推行起來難度不小。馬克龍在前政府中擔當的是幕僚角色,政治生涯幾乎是一塊白板,沒有當過議員,缺乏從政經驗。
馬克龍的國內經濟政策屬溫和進取型。他的大部分政策主張可以得到多數人支持,比較受爭議的幾個政策,如增加用工彈性以及貿易自由議題也基本是延續已有的政策措施。因此,馬克龍的政策不會在民眾層面遇到太大的阻力。馬克龍要面臨最大的挑戰很可能會來自國民議會。在競選中,馬克龍給法國規劃了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方案,計劃5年內在農業、環保、能源、城市建設、教育等領域支出至少700億歐元。這些計劃已經在國民議會中引起了不小的爭論。想要在國民議會通過如此龐大的財政刺激預算,就需要一個強勢的領導人和黨派力量作為后盾,而這恰恰是馬克龍所缺少的。馬克龍領導的“前進”運動黨是2016年剛成立的新黨派,在接下來的議會選舉中,馬克龍的黨派未必能夠占得多數席位。因此,馬克龍有可能要面對“聯合政府”的局面,即總統和總理在國民議會中分屬不同黨派。這就給馬克龍政策的推行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。
除了政策推行的難度外,新任總統的首要任務是解決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問題。失業率高企是困擾此前7屆法國總統的歷史性難題。盡管法國具有完備的工業體系,人均GDP超過3.6萬美元,但近年來法國的總失業率一直徘徊在10%左右。青年失業率更是高達23.7%,超過了歐元區和歐盟的平均水平,是德國同期青年失業率的3.5倍。
失業率居高不下的背后反映出法國經濟固有的結構性問題。強大的工會力量導致勞工制度日漸僵化,過高的用工成本又限制了法國在歐元區的競爭力。法國的中產階級和中小企業要支付大量名目繁多的賦稅,反過來又進一步限制了國內的投資和消費支出。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緩慢,航空航天、高鐵、核能等重工業占比依然較高,新興產業發展相對不足。除了自身原因,法國經濟還受制于復蘇緩慢的歐洲經濟環境。近年來,歐洲經濟復蘇乏力,在歐洲一體化和全球化發展下的
法國很難獨善其身。面對這些問題,法國需要實施一攬子政策來綜合應對,也需要國際經濟復蘇環境的配合支持,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,臨時幾項政策措施就能解決問題。振興法國經濟、彌合法國社會階層裂痕,以及鞏固法國在歐洲內部地位的任務,將考驗馬克龍的執政能力。